诚挚楼一层东面走廊,只有三个房间,102门卫,103教务处,104油印室,油印室里有一道小门,里面套了一个很大的房间,这个隐藏的房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摄影器材室和冲印暗室,另一部分是库房区,主要堆放油印室物料和印刷稿件的底稿等,经年累月,底稿放满了十几排的档案柜,以及油印室之前就堆放了很多装了杂物的木箱,后来估计这些木箱里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物品,就逐渐被人遗忘了。
这个藏在104油印室里面房间,可以说天外有天。陈眼镜美术、书法功底深厚,不仅能写会画,心灵手巧,平日里主要工作是油印室的刻板和印刷工作,他还会很多其他技能,比如摄影,冲印,放大照片,是普济大学校报的兼职摄影师,管理着学校的照相器材和暗室。
陈眼镜“秘密”管理这一方天地。
一天陈眼镜给校报拍摄了新闻照片回到油印室,陈眼镜看到窗前看书的一夏,停住了脚步,过去把门关上。
“一夏。”陈眼镜压低了声音。
“嗯?”
“我给你拍张照。”陈眼镜有点神秘。
陈眼镜从背后的肩带取下一部莱卡120mm照相机。
一夏正坐在窗前,午后的阳光,从她右侧方照射着她的脸,几根发丝挂在面前,一夏很新奇地看着陈眼镜,眼神里自然流露出满满的稚气和童真,陈眼镜捕捉了他认为很美的瞬间,快门咔嚓一声,陈眼镜给一夏拍摄了一张肖像特写。
陈眼镜拿着相机,用钥匙打开那扇厚重的木门。
“想不想进来看看?”陈眼镜小声地对一夏说。
陈眼镜这个问题就是白问,一夏很喜欢新奇的事物,一夏便跟着陈眼镜进到这个房间里面。
陈眼镜打开灯,里面堆积了很多东西,有档案柜,成堆的木箱,空气不流通,弥漫着显影液和定影液特有的化学气味。靠近房门这边是照片冲印区,另外一半是一排排的档案柜,档案柜上面还有一个夹层。冲印区靠墙是一排操作台,操作台主要是操作底片冲印放大,放着几个白色方形磁盘。操作台对面是中央工作台,由两张办公桌拼成,上面安放了一大块玻璃,可以裁切相纸,工作台上放了裁切机,放大机等设备。
陈眼镜要给一夏演示传统而充满技艺的照片冲印术。
冲印之前,陈眼镜调制好显影液,定影液。
“这个盘子里放显影液。”
“这个盘子里放停影液”
“这个盘子里放定影液。”
“这个盘子里是清水。”
“我要关灯了。”陈眼镜。
白炽灯熄灭,房间并不是漆黑,一盏红色安全灯投射出微弱且柔和的光,红色光不对胶卷上的感光材料起反应。陈眼镜打开照相机后盖,取出胶卷盒,拆开胶卷盒,把曝光的底片取出来。
一夏在暗红色的光线里,非常仔细地看着陈眼镜操作。
陈眼镜一边说,一边操作,
“这是曝光的胶片,也叫底片。”陈眼镜拿着长长的一条胶片,展示给一夏看,
“然后把它放到显影液里,浸泡,慢慢来回滚动,时间大概10分钟。”陈眼镜看着操作台上一只夜光时钟。
随着陈眼镜的手拿着胶卷在显影液里晃动,胶卷慢慢发生了变化,一张人像渐渐显露出来,
“下一个步骤是停影,”陈眼镜把显影了的底片
……
……
“然后用水冲掉相片上残留的化学液体。”
冲洗胶卷照片的过程是一门既古老又充满魅力的技艺,陈眼镜向一夏展示了这一门古老技艺的全过程。
最后,陈眼镜用木夹子,把一夏的肖像照从清水中缓缓提出来。
一个少女美丽的形象出现在相纸上,发丝飘着额前,眼眸明亮如水晶。
“啊,太神奇了。”
一夏兴奋地拍手,用崇拜的目光看着陈眼镜。
“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你小心收着。”
“陈叔,我来试试?”
“试什么?”
“冲洗照片啊。”
“以后吧,我教你。”
“我已经会了。”
“什么?你会了?”
‘嗯,会了。’
“哪……你试试吧。”
陈眼镜看着一夏从调配显影液开始,到冲洗,再到用放大机再次曝光,一张放大的照片冲印了出来,焦距,曝光都把握得很好,完美。
陈眼镜心里暗想,“这孩子不得了,我的饭碗可能不保。”
一夏聪明伶俐,什么都一看就会,领悟力操作能力非常强,挡都挡不住,实在没办法。
这天下班后,一夏和陈眼镜从油印室出来,一夏略略有些神秘地对陈眼镜说,
“陈叔,我要去一个好地方,你想不想去看看。”
“什么好地方?”
“不远,来吧。”
普济大学海滨,有一海角伸向大海,海角上有一座白色灯塔,一夏和陈眼镜登上了灯塔顶端,他们来到灯光室外边的环廊,这时正是日落时分,天边的云彩拥抱太阳的余晖,海面上翻滚着的浪尖,闪着金色的光,成队渔船正在归航。
“嗖……嗖。”一声抑扬的口哨声,一群海鸥盘旋在一夏的头顶,一夏手里拿着玉米,喂食海鸥,海鸥越聚集越多,逐渐成旋转的白色旋涡,呼啦啦片,罩在一夏头顶。
一夏身着海魂衫,运动短裤,她像是为这海边灯塔和大海而生,身姿融合在风景里,
陈眼镜心想。
“此时,能把这一刻画下来,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