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HH小说网 > 夏妖 > 第24章 油印室

第24章 油印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手推式油印机制版,俗称刻蜡纸,是油印室主要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以手推式油印机为只要设备的油印室,以快速,经济,方便管理,成为学校等机关单位的必备科室。

铁笔,蜡纸,钢板,这是手推式油印机制版三件套。

铁笔,其实是钢笔,笔头是一根长约1.5厘米实心钢制笔尖,笔尖粗细和圆珠笔差不多,这笔没有墨水,所以俗称铁笔,它只能在特定的蜡纸上刻下划痕。

蜡纸是在薄如蝉翼的丝网上“镀”上一层蜡膜,蜡纸下面垫一块钢板,用恰当的力,让铁笔在蜡纸上书写,把蜡纸上的蜡膜刚刚好刻掉,让油墨渗透过蜡纸,字迹就印刷到白纸上。

钢板,2毫米厚,350毫米长,100毫米宽,板面有很绵密的波浪纹,蜡纸放在钢板上,给铁笔刻写提供一个刚性支撑,让铁笔刮过蜡纸表面,表面的细小颗粒不会让铁笔在蜡纸上打滑。

在蜡纸上刻写了字迹或者图案,便把蜡纸固定在油印机上,然后调油墨,油墨的浓稠由调和油和油膏的比例确定,稠度要刚刚好,滚筒上的油墨滚过蜡纸,让油墨刚刚透过蜡纸,把墨迹印在白纸上。

1976年3月

诚挚楼104房间,门口挂了一个名牌“油印室”,在一个阳光的午后,

这天安静的房间里,有一种“滋滋 滋 滋滋滋 滋滋”的声音,是从一个戴眼镜的人握在手中的笔尖发出的,声音很细小,音调尖锐、但不刺耳,有一点点像夏蝉叫的尾音,又带点金属的质感。有心人细细听这声响,还能够抿出这声音的某种节奏,因为这个戴眼镜的人刻蜡纸,轻重舒缓有他的节奏。

陈眼镜是这间油印室的主人,这天他正在埋头刻蜡纸时,

一个小女孩走进了诚挚楼104,油印室,

陈眼镜听到身后嘘嘘索索的声音,是脚踩在地上的碎纸条。陈眼镜回头,看到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站在身边。

“你是谁家的孩子?”陈眼镜。

这时,秦永泰进来说话了。

“陈眼镜,这是我女儿,一夏,在这里玩一会。”说完,秦永泰离开了。

“平白多了一个这么大的女儿?”陈眼镜心头想,但秦永泰是教务处主任,是他顶头上司,便好生对待这个女孩就行。

“你为什么不上学?”

“我没有户口。”

“你的字写得真好看。”

“你认识字?”

“嗯,认得。你做你的事,你不要紧张,我在边上看看,不影响你。”一夏声音充满了稚气。

“你不用紧张。”听到小女孩用安慰鼓励语气说出这几个字,陈眼镜心里默默笑了,心想这小女孩真逗。

一夏拿起一本印刷好的资料,在陈眼镜对面的藤椅上坐下,阅读着。

那是刚印刷好的物理系教参《材料力学 二》,

“你能看懂吗?”

一夏没有回答,依然埋头看手上的印刷品。

陈眼镜看一夏认真的模样,又被逗笑了,陈眼镜这时的表情,和当年土楼的人看到一夏看书时的表情何其相似。

这以后,一夏会经常出现在104,油印室。陈眼镜知道一夏是秦永泰家里的人,又很乖巧,来到油印室也不多言多语,大多时候就在一旁看陈眼镜刻稿子,或者静静地翻看一些印刷好的稿件。

一天,陈眼镜发现一夏在一张废纸上写字,他走过去,看到一夏写的铅笔字,笔画自然率真,一点不矫揉造作,只是间架结构稍微欠一点,陈眼镜非常喜欢。

“谁教你写字?”

“没有。”

“你自己就会写?”

“嗯。”

“你看我写一遍。”陈眼镜说:

陈眼镜随后写了一排字,是他刻写蜡纸稿件常用的仿宋字体,他一边写一边详细解释了字体结构的关键点。

一夏点了点头,接过笔紧随其后地仿照陈眼镜写的范例进行临摹,之后又独立书写了一行。

她将写成的字呈给陈眼镜。一夏的书写,无论是笔画的形式、字体的结构,还是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一夏的临摹几乎与陈眼镜的示范如出一辙,而且笔画里隐隐透出的骨力让陈眼镜非常吃惊,心中暗自惊叹,

“这样的天赋,是为天人!”

后来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1976年9月,学期开学不久,普济大学的教学教务工作忙碌了许多,陈眼镜被校长办公室李秘书叫上去4楼帮忙,协助学生处填写学生档案,中途陈眼镜下来拿水杯看见一夏坐在工作台对面的一把椅子上,看起来有点不高兴。

“怎么了?”陈眼镜问小路:

“你什么时候才忙完?”一夏看着窗外。

“今天要加班,还有这么多资料还没印呢,改天带你去。”陈眼镜感觉到一夏的不高兴,但是也没有多耽搁,带上了水杯,就匆匆忙忙回4楼了。

前两天陈眼镜答应一夏,今天下班后,带她去朋友的一家钟表店,一夏非常期待,一夏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女孩子,对机械、仪器操作及原理非常感兴趣。

那天,等陈眼镜在楼上忙完回到油印室,陈眼镜走到他的工位上,呆住了。

他看到码放得整整齐齐的一堆印刷好的资料,内容正是今天要准备印刷的,50份建筑系大二上《设计初步》的资料。

陈眼镜左右看了看,油印室里就他和一夏。

“这是谁干的?”陈眼镜刚问了,转念一想,这学校能干这事的,他能想到的,只有眼前这个不到13岁的小女孩,可又觉得不可能的。

“就是你干的?”

一夏没有回答,只是抿着嘴,眼神透出一些狡黠的微笑,并眨了两下眼睛。

陈眼镜连忙拿出底稿一一核对,每一份资料连图带字连封面一共六页,版式、内容没一点错误,字体美观,图案的线条也简洁利落,观感几乎和陈眼镜不相上下。

陈眼镜放下资料抬头看着眼前这位女孩,半天才说出话来。

“这真的是你干的?”

“这里除了我,还有谁可以?”

说完,陈眼镜被一夏拉着走出油印室的门,一起去逛陈眼镜朋友的钟表店。

从那以后,一夏偷偷成了陈眼镜的助手,或者帮助陈眼镜校对稿件,或者刻写蜡纸、把蜡纸精准地粘贴在油印机上、调油墨、用非常恰当且均匀的力度推动沾有油墨的滚筒,印刷稿件,成了陈眼镜油印室的助手。

一夏还有更让陈眼镜吃惊的事。

陈眼镜教给一夏刻写蜡纸的技巧,陈眼镜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为了避免刻写没有错误,陈眼镜把底稿上放一把直尺,放在刻写内容的上边,刻写一排,直尺往下移动一排,这样避免不会漏刻,方便检查。

开初,一夏用了这个方法,刻写一排,直尺往下移动一排;过了几天,一次刻写3排,尺子向下移动3排;不久后,一夏把直尺扔一边了,阅读一遍稿子,凭记忆把一篇稿子刻写完,标点符号都不会错漏一个。

陈眼镜看到一夏如此聪慧,心里默默叹道“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如今是见识了。”

一夏当初偷偷学会认字,就是凭借默诵天气预报。

一夏的刻写速度比陈眼镜还快,且非常仔细,一点错误都没有,后来秦永泰也知道了,秦永泰也暗自称奇。1977年,高考恢复,大学教学工作重上正轨,油印室的工作量大增,秦永泰在陈眼镜的建议下,让一夏在油印室帮工,这时一夏才到普济大学不到两年时间,才13岁。

一天下午,陈眼镜正在刻写稿件,一夏说。

“陈叔叔,这个有问题。”

“这有什么问题?”陈眼镜一看是化学系的一篇《利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在气体存储和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这里平衡系数,Kc=0.5,取值0.5,这里要增加一个变量,系数和常数是两个变量,要区分开。”一夏对陈眼镜说。

“你确定?”陈眼镜拿着稿件的底稿问。

一夏点点头。

“确定!你凭什么确定?”

一夏低头没有理陈眼镜,陈眼镜捏着手里的笔头,来回搓了几圈,拿起稿件到隔壁103给化学系打了个电话。陈眼镜回到104,放下稿件,对一夏说。

“以后不要瞎咋呼,听到没。”

“还好人家有涵养!知道什么叫涵养,知道你听不懂,还耐心给你解释。”

“哦。”一夏轻轻应了一声。

这天,快下班的时候,一个小伙子夹着一摞书匆忙来到油印室。

“刚才是你给我打电话?”这个小伙子进屋,还有些气喘。

“你是?”

“我是化学系研究生,林小天,刚才稿件,确实是有个笔误。需要麻烦你改回一下。”

这个研究生很尴尬地的要求道。

陈眼镜看看一夏,一夏仍在工作,头也没抬。

不久后的一天,陈眼镜从5楼帮忙下来到办公室,又看到一个林小天在油印室,看到陈眼镜进来,有一点尴尬,起身走了。

“怎么,这个男生追到这儿了?”陈眼镜盯着一夏,有点诡异地笑笑。

陈眼镜以为是来约一夏出去玩的男生,最近,总有些男生在104窗口徘徊,偷望一夏,对一夏怀有心思的男生不少,都被秦永泰让保安给轰走了。

“他来问一下论文的事。”

“什么?他来问你?你怎么做到的?”

陈眼镜看到一夏手上晃动的铁笔,不再说什么了,

“我刻写过的字都在我脑子里,回家躺在床上,想一想,如果想不明白就去一下图书馆翻翻书。”一夏对陈眼镜说。

“这不是人,这是神。”陈眼镜心里默默回应自己来自心底的疑问。”陈眼镜小心坐到自己的椅子上,偷偷打量桌子对面的女孩,心里感觉毛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