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初冬夜晚,寒气轻轻渗入城市的缝隙,但三里屯的灯火却愈发热烈。酒吧街的霓虹像无数情绪的碎片,在空气中漂浮。Liya挽着许川的手,两人刚从一家老北京风味酒楼出来,嘴里还残留着京酱肉丝的甜咸味。
街边有艺人在吹萨克斯,音符里带着一种旧上海般的浪漫。Liya忽然站住,望着前方一家酒吧门口,有些出神。许川顺着她的目光看去——Leon正靠在那扇熟悉的玻璃门边,金发在灯光下闪烁。
许川的手指在她手背上紧了一紧,Liya轻轻开口:“他追来了。”
Leon似乎早已等候多时,他迎上前来,眼神依旧是那种熟悉的强势和不甘,“Can I talk to you, just five minutes?”
Liya看了看许川,最终点了点头,轻声说:“我去和他说清楚。”
酒吧内灯光幽暗,Leon带她走进一处角落。爵士乐缓缓流淌,他用法语低声说着:“Je suis venu parce que je ne peux pas t'oublier.(我来了,因为我无法忘记你。)”
Liya望着他,眼里闪过一丝动摇。“Leon,我们曾经很好。但那只是曾经。你永远不懂我想要什么。”
“你是说你现在要的是他?那个写诗的中国人?”
“他给我的不是华丽,不是承诺,而是安静的坚定,是我可以依靠的温柔。”她的声音没有颤抖。
Leon的嘴角轻轻下沉,低声说:“他不会像我那样拼命爱你。”
Liya起身,朝门口走去,留下Leon独坐原地,目光定格在她背影上。
走出酒吧,许川依旧站在街角,背影在夜色中被霓虹拉长。他没问什么,只是递给她一杯热饮。
Liya接过,轻轻贴着他的肩,低声说:“我们回去吧。”
两人走进夜色之中,步履默契,仿佛这段情感的每一寸都被寒风雕刻得格外清晰。
——这一夜,三里屯的灯火为他们作证。
霓虹灯勾勒的剪影下,许川低头看着Liya,她眼里倒映着酒红色的光,嘴角扬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三里屯的夜依旧年轻,但他们之间的空气却渐渐凝重起来。
他们从酒吧出来,夜风掠过她的长发,拂过他的手指。Liya悄然靠近许川,低声道:“你觉得,人真的能彻底忘掉一个人吗?”
许川愣了一下,随即牵着她的手更加用力了一点:“不能。但有时候,忘记不是目的,走下去才是。”
Liya沉默了片刻,眼神游离在街边拥吻的情侣身上,半晌才低语:“你猜我初恋叫什么?”
他挑了挑眉,“法国人?”
她轻轻一笑,仿佛带着薄荷香气:“对。他叫Adrien,是我大学时期的诗歌老师,也是我第一个主动追求的人。”
许川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听着。Liya仿佛打开了一个尘封的盒子,话一旦开始便停不下来。
“他年纪比我大十五岁,喝红酒像喝水那样自然。第一次在课堂上听他念波德莱尔,我整颗心都被撼动了。那时候我觉得,如果人生只爱一次,我愿意就爱他。”
“你们分手的原因呢?”
Liya轻轻笑了笑,那笑里没有怨恨,只有一丝苦涩:“因为现实。他不能为我放弃法国的生活,我也不想为他留下来做一个浪漫的影子。”
许川突然意识到,她看似潇洒、敢爱敢恨,其实藏着极深的自尊与坚持。
“我来北京,其实原本并不是为了艺术……是为了逃。”
他缓缓牵起她的手,拇指摩挲她的掌心,那句想说已久的话终于出口:“Liya,如果你只是躲避过去,那我们呢?我们只是你的过渡期吗?”
她一怔,看着他眼里的认真,沉默了许久。然后,她缓缓靠在他肩上,“你不是。我也不知道你是什么。但我知道,今天你握住我手的那一刻,我没有再想起他。”
那一瞬间,北京的夜风仿佛停住了,三里屯喧嚣成了一幅静默的画。他们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口,宛如世界中央的孤岛,彼此沉默,却更贴近。
几日后·京城秋深
许川的父亲许正庭回京了。年过六旬的他,虽然早已不问世事,但身上依旧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度。
晚饭时,Liya被邀请到了家里。许正庭一眼望见她时,竟怔住了几秒。那一瞬,他眼中浮现出一抹难以言说的复杂。
他放下筷子,语调平静却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你说你母亲叫艾洛伊丝?”
Liya点点头:“是的,她年轻时在索邦大学教文学。”
许正庭轻轻一笑:“你母亲是不是喜欢穿白衬衫,梳马尾辫,在塞纳河边读加缪?”
Liya的眼神倏地亮了起来,“你怎么知道?”
许川讶然望着父亲,“爸,你和她母亲……?”
一时间,饭桌沉寂了下来,唯有一锅清炖牛腩还在咕嘟咕嘟地响。
许正庭没有回答,转头看向窗外深深的夜色,只淡淡说了一句:“年轻时候,谁没在巴黎留下一段没有结局的故事。”
这一夜,许川彻夜未眠。他望着窗外的星星,想起Liya对Adrien的回忆,又想起父亲眼底泛起的波澜。
命运像是一张早已铺陈开的棋盘,正悄然将他们一个个引入回忆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