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他打地道战似的动作,苏尚早也装作 “偷偷摸摸”地进入他的房间。
十二平米的房间里,旧报纸糊的墙面洇着水痕,窗台上玻璃瓶里插着蔫头耷脑的野菊。
“姐,你别担心,我会想办法的,我不会让你嫁给洛梵川的。”
苏尚早看他肉肉的脸上显出坚定的表情,忍俊不禁:“别担心了,我已经和爸爸说了。”
“姐,你不知道,爸这个人很固执。就算你不会嫁给洛梵川,以后还有李梵川,王梵川。你总要嫁人的。”
“好了,你别担心了。”苏尚早心里也清楚,但她不觉得苏尚哲能改变什么,他还小呢。
苏尚哲今年12岁,刚上初中,脸上的婴儿肥还没褪去。
稚嫩的脸上却满是担忧。
苏尚早摸摸他的小脸蛋,正要继续说什么,马蓉花开门进来:“你们姐弟俩鬼鬼祟祟的干什么呢。小哲,你抓紧写作业,马上就要熄灯了。”
......
这些天,苏尚早在努力适应这里的生活,这对她来说并不难。
这也不是她第一次融入一个陌生的地方。
之前一人去英区留学,现在孤身来到一个陌生的时代。
都一样的,苏尚早默默安慰自己,能活下去,就有机会。
星期四一早,苏家人就早起收拾自己。
苏尚余和苏尚哲都请假不去上学,准备早起赶公交去乡下姥姥家。
今天是马姥姥六十大寿,在这会,算得上是高寿了。
马蓉花早早把贺礼准备好:五斤瘦肉,若干腊肉,一条活鱼,臧红色针织开衫,一双为表孝心自己纳的软布鞋,还有糖果和各式点心。这是她好不容易换来的上海货。玻璃糖纸包着的什锦点心摞成塔,最顶上两颗大白兔奶糖是厂长特批的稀罕物。
苏尚早在旁边看的暗暗咂舌,这么多天,她怎么没发现这家里家底这么厚?
实际上,马蓉花为这点东西攒了许久,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今天是马元花出风头的大好机会,自己可不想被她比下去。
苏尚早一想到又要见一大堆亲戚就头大。
她虽做人圆滑,擅长社交,但不代表她爱社交。
自己家的亲戚她都懒得去应付,更何况这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呢?
她平时见了七大姑八大姨能躲就躲,但是现在容不得她任性了。
她来到这里的这么多天,一直在避免想到现代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
怕一想到他们自己就失去了留在这里的勇气,选择最可怕的方式逃避。
可是现在看到马家这一派其乐融融团聚的场景,就不可避免的想到家中亲人。
苏尚早眼泪都快要流出来,却被不客气的一声打断了:
“喂,土妞,你什么时候还我衣服?”
苏尚早转头一看,是卜洁,还是她的标志性动作,交叉着双臂,鼻孔朝天地瞥着她。
“卜洁,你能不能客气点。这么多年没见,还是这么没教养。”
说话的是刚从市里赶来的苏尚婉,她在家和林志刚又绊了一回嘴。
林志刚准备了晋市汾酒作为贺礼,苏尚婉十分不满,姥姥家一向不待见自己,怎么还给他们这么贵的酒。
林志刚则是觉得他作为第一次参加贺礼的孙女婿,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否则别人看不起的、挨说的还是苏尚婉这个孙女。
苏尚婉则表示被看不起就被看不起了,这么多年她还不是这样过来的,送再贵重的礼也改变不了她不受重视的事实。既然如此,她舍不得白白便宜了他们。
林志刚拗不过她,只能换成普通的五粮液。
“哼,这么多年不见,你倒是有教养了,是那个屠夫教你的?”
卜洁这话简直是往苏尚婉肺管子上扎。
所以二人一见面就掐架是有原因的。马元花马蓉花两姐妹暗地里比较,连带着卜洁苏尚婉也不对付。
苏尚早佩服卜洁是个人物,苏尚婉一个走柔弱小白花路线的,平时有什么都是让妹妹苏尚余向前冲,结果碰到卜洁一秒破功,秒变泼妇,装都不装了。
“表姐,这是你的衣服,我洗干净了。”看在苏尚婉是为她说话的份上,苏尚早赶紧隔开斗鸡眼的二人。
林志刚松一口气,连忙把苏尚婉拉走。女人掐架他也不好插手,只能在一边小心护着苏尚婉。
苏尚早隔开二人视线,赶紧把袋子里包好的衣服递给卜洁。
“姐姐,妈找你。” 苏尚哲过来把苏尚早叫走。
苏尚早猜,应该是马姥姥要见一见她。
果然,进了里屋,一大堆不认识的亲戚围坐在马姥姥周围。
一瞬间,黑压压的一片,所有目光聚集在她身上。
苏尚早淡定地走到马蓉花面前:“妈,您找我。”
“娘,这就是我三闺女。”马蓉花拉过苏尚早的手,笑眼盈盈地介绍。
苏尚早甜甜地冲马姥姥一笑:“姥姥好,之前我在乡下,总看到画上画的老寿星,今天见了姥姥,好像画上的人走出来一样。我今天参加姥姥的六十大寿,也沾喜气了,祝姥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福满乾坤,年年如意!”
马姥姥听了,简直是笑眯了眼,嘴里止不住地说“好孩子”,一旁的马蓉花更是惊掉了下巴,平时在家里几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女儿竟然一连串说了这么多吉祥话,真是让人吃惊。
一旁亲戚也纷纷附和着,场面瞬间变得热闹欢腾起来。
马姥姥把苏尚早拉到身边来坐,又给她递上一块桃酥。
苏尚早心安理得地享受战利品,听着一旁亲戚邻居对马姥姥阿谀奉承,又安安静静不说话了。
“咱们马老太太是有福之人,虽说生了三个女儿,却一个比一个有出息,一个比一个孝顺。”
这话简直说到马老太太的心坎上,但她还是佯装谦虚:“这两个女儿都是好的,就是我那小女儿 ,简直是我的冤家,生下来就是气我的。”
“那也好啊,不光女儿好,女婿更好呢。一个女婿半个儿,谁家儿子这么有出息啊!”
邻居避重就轻,捡好听话来说。
这勾起苏尚早对马小姨的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让大家都闭口不谈?一提起来,都是一副见了另类的表情,又是鄙夷,又是嗤之以鼻。
众人在里屋亲亲热热地聊过天之后,就快到中午开饭的时间。
马蓉花和马元花招呼客人就席,本家老人亲戚一桌,小孩一桌,村里邻居一桌,剩下就是马家和卜家要好的同事朋友,一共摆了6桌席。
下了班的苏正辉请了半天假,要是平时他肯定吃个饭就回去上班了。但是今天姐夫卜铮竞专程来给老人家过寿,他太过敷衍面子上也过不去。
正午,人都来齐了。
马蓉花端着海碗穿梭在酒席间,军绿色的的确良衬衫裹着发福的腰身,手腕上明晃晃的上海牌手表总是不经意地擦过桌沿。
"老苏,再给卜团长满上!"她朝里间喊了一嗓子,金耳坠在耳垂上乱晃。
农村办席没什么讲究,油水多就算得上很讲究的人家了。
马家两个女儿一个成了军官太太,一个嫁给肉联厂副主任,这在村里是重点巴结对象。
想送儿子当兵的,围在卜铮竞身边,阿谀奉承。
想在城里找份工作的,一杯又一杯灌着苏正辉酒,好话一箩筐一箩筐往外冒。
苏尚早坐在小辈那桌,桌上都是硬菜。
有茴香豆,老醋花生,蒜泥白肉等冷碟。随后是热菜,有干炸丸子,粉条炖肉,冬笋炒肉,煎咸鱼。
厨房飘来猪油爆锅的焦香,混着新蒸馒头的麦香
苏尚早无暇顾及饭桌上苏尚余苏尚哲拌嘴,卜洁苏尚婉明里暗里掐架。
她的眼里只有美食,心里想着不知道一会席散了能不能悄悄装两个大白馒头回家云云。
突然席间闹哄哄的声音小了一些,随后有些诡异的安静。
苏尚早疑惑抬头,随着人们视线看过去。
是一个打扮很时髦的女人。
左手拎的牛皮公文包倒是擦得锃亮。靛蓝工装裤裹着笔直的腿,掐腰小褂领口别着枚红五星徽章,在满屋子灰扑扑的中山装里扎眼得很。
"妈,线路抢修耽搁了。"马金华好像没注意到人们对她神色各异的目光,走过去给马老太太递上寿礼。
老太太凹陷的面颊猛地抽搐,枯枝般的手指戳向门外:"滚!我不认你。马家没你这丢人现眼的货!"
席间突然死寂。端着醋壶的村支书僵在原地,油汪汪的嘴唇半张着。正给卜铮竞敬酒的民兵连长讪讪缩回酒盅,浑浊的酒液在杯口荡出涟漪。
马金华无所谓地耸了耸肩:“好吧,那我回去上班了。”
母女俩不痛快,或者是马老太太单方面不痛快,两个姐姐也不可能让外人看笑话。
“妈,您消消气,小妹好不容易回来一次...”马蓉花宽慰老太太。
“你别一回来就惹她老人家生气。”马元花也劝马金华留下来吃完饭再走。
小的时候爹不疼娘不爱,扔下姐妹三个不管,小金华是大姐带大的。
马金华和大姐感情好,不愿驳了她的意思,也被半推半劝地入了席。
"三丫头,给你小姨腾个座儿。"
“这是你二姐家三姑娘,之前一直在乡下,你第一次见吧。”
马元花介绍完,就赶紧招呼客人去了。
只留下马金华和苏尚早面面相觑。
“小姨好。” 苏尚早在沉默的尴尬中开了口。
“嗯。”马金华也不是个善于聊天的人,打了招呼就埋头夹菜了。
两人跟席间嘻嘻闹闹的众人不同,只是埋头吃饭。
马金华看着个安安静静的外甥女,心里想着陈年往事。
马金华原名马金花,这名字是她后来改的。
她跟大姐相差10岁,跟二姐相差8岁。
她对小时候那段记忆没多少,只记得大姐不爱学习,早早从学校里退学,一边操持家里,一边抚养她,没有她,马金华就没办法顺利长大,或许就被饿死了。
二姐则是拼了命学习,她和家里人交流不多,或许是觉得读书了就高人一等吧。
反正她看不上这个小村庄,决心往城里走。
马金花在马蓉花生下二女儿的时候嫁了人,和村里大部分女性一样。
只不过她幸运一些,那时马蓉花和马元花都“逆天改命”,所以她的身价自然就上来了。
她嫁给机械厂的一个正式工,拿到了城里身份。
第三年,那死人因为她一直没有怀孕,就对她拳打脚踢,恶语相向。之后就开始酗酒。
或许恶有恶报,他因为喝酒,神智不清,有一天不小心手绞进机械里,送进医院,伤口发炎感染死了。
父亲劝她守寡,希望女儿能的一个好名声。
她马金花才不需要什么贞洁坊呢。
她改嫁了。第二个男人挺好,可惜也是个短命的。结婚第二年人也没了。
这时候,母亲也劝她守寡,因为此时她的名声也不好听了:克夫的寡妇。
马金花想,她可能真没有家庭和睦那个命。
可是她骨子里天生就带反叛精神,父母的轻贱,周围人的冷嘲热讽没有打倒她。
反而坚定了她的决心——
从此她四处借书自学机械电路知识。
正逢国家高速发展,电灯高速普及。
她考了专业证书,成为一名电工,主要负责电灯在乡村的普及。
按理来说,电工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稀缺的职业,要是谁家小子成了电工,那走哪都受人尊敬。
可马家父母的思想还在上个世纪,女人死了两任丈夫,不在家待着安分守己,却在外面抛头露面。
可能这不是最重要的。
让马家父母气的心肝疼的是,她拒绝上交工资。
他们的想法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他们养了她这么多年,现在她也没有个夫家,她一个女人要这么多钱做什么?交给他们保管好。
马金花当然不乐意,这事当时闹的差点翻了天。
马金花改名明志,从此就叫马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