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HH小说网 > 真少爷和替嫁小夫郎 > 第44章 第 44 章

第44章 第 4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墨才原本也没深思过家中的事务要如何细分,毕竟赵家的田地都是一起种,出去买卖或做工,赚了钱也是要交公的。

只是如今何悠被他推着去做了书堂的管事,印书造纸的体力活就做得少了,且大家会认为他自有一定权限,心中便会觉得不公平。

赵墨才便顺口让家里把活分开了做。

于氏一想也是:“若是纸多了,还能卖给乡里乡亲们,他们读书写字不也需要纸吗?”

虽然她家的纸厚实粗糙,并不便于书写,可乡下人哪里计较那么多,到时候他们再卖便宜点,那不是更好。

不过为了不让家里因此乱了,于氏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做主道:“我们赵家,只要还有我和你们爹在,就不能在这种大事上乱了分寸,各家虽然有各家的事情,可挣的钱都得交到公中,再每月给你们每家每户分收成。”

“就跟那种地一样,家里的地都放在一起,不管好的孬的,种出来的粮食都归进公中,这样才不会饿死家里每一个人。”

这样也行啊!

赵家三房夫妻互相对视,觉得这样也不错。

大房家的想着自家管着学堂的事情,那收益肯定不能跟印书的比,书一本可是要卖八十八文呢!学堂又不收束脩。

二房家的吴氏也这样认为,若是他们只管着造纸,倒是能一直掌握这门技艺,纸却是不能单卖的,那不是钱财都给三房赚了?

三房倒也不是那样计较的人,他们夫妻俩一直很听于氏和赵老丈的话,爹娘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这事定下来后,赵家更是有的忙了,只听着那几个村长和里长家里要定的书,他们就干劲十足,正月里刚开了年,也停不下来似的忙开了。

何悠也在赵墨才的指导下,给书堂那边排了班。

如今卖书卖得杂,往后每日都有人来卖,可不能每日都开一个新的小堂,何悠与赵墨才爹娘商议:“不如十日开一个新的小堂,学习时间便放在晚食后,这般也不会耽误了农忙。”

赵墨才的爹赵老大如今还是很喜欢这个儿媳的,他和他媳妇陈氏一致认为,是儿子娶了个好媳妇,这才逐渐懂事长进了。

两人都对何悠的提议表示支持,还与他一同去找村长,商议学堂正规化的事。

二房和三房家里也有不少的事情要忙碌。

吴氏将造纸的事情揽在手上,这会儿才着急了起来,对自家男人说:“从前家里造纸都是娘来张罗的,现在换了我们,我瞧着家里的麻也不剩多少了,是不是还得从其他地方购买一些啊。”

赵老二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还得算一算,收多少钱一斤,我们造纸才能赚钱呢,可不能做亏本的买卖。”

他想着又觉得这东西只靠买也太亏了:“我再与爹商议商议,今年家里的麻得多种一些了。”

三房家也因为这些事情紧张起来,印书可不仅仅是印出来那么简单,就说那墨,家里虽然能调油,可墨块得花钱买呢,缝书的针线也是个消耗。

张氏对自家男人说:“得算出个章程来,每日能印多少书,每月需要准备多少针线和墨块,都得算清楚,从娘那里拿钱去买针线、墨块。”

赵老三道:“还有油,桐油可少不了,家里现在用得还是给阿才看书买的桐油呢。”

一家子立刻忙碌了起来,厨房炊烟袅袅,有的在灶前烧火,有的在锅前搅拌,三房家的则是去堂屋印书,孩子们从父母手中接过印好的纸张,小心翼翼放在木板上晾干。

大家都忙碌着,却没有人觉得累,他们只感觉到了充实,以及对未来的满腔希望。

赵家印书这事,也通过几个村长,传回了他们各自的村子里。

每个村子,都有一个地方供村长们讲话。

今日阳光正盛,灿烂光彩落在小小村落里,洒下一片金辉。

河滩村的村民们集中在了村子里那株老槐树下,有的坐在自己带来的小木凳上,有的则蹲在地上。

男人们手中拿着烟枪或者编着草席,女人们则不是纳鞋底,就是做衣裳,手中都有活计。

当然,这些活计却是不能用尽他们的所有精力,他们大多一边干活,一边讨论着,村长叫他们来这里做什么。

“你说是什么事情?”

“这我哪里知道,我就看到村长一大早去了里长家里,回来就召集大家。”

“难不成是官府新增了徭役?”

“正月里大过年的,哪里至于!”

这些人其中,张家也在,张钰裹着厚实的棉衣,站在一众村民中,他白皙的脸和挺拔的身形显得颇为出众。

他面颊比一般的哥儿更加圆润,额间的孕痣也分外艳红,一看就是个好生养的哥儿。

他这般长相和气色的哥儿,在乡下比女娘也差不了多少,求娶的人有许多,就连当初的赵墨才也看上了他。

只是此时他脸色却不是很好看,他的身边站着的是他的阿耶王氏。

王氏也黑着脸,瞪了他一眼道:“你还给我甩脸色了,那个屠夫家里怎么就不好了,嫁过去你天天有肉吃,这日子在乡下可就是神仙日子了!”

张钰哼了一声:“那也比何悠好不到哪里去。”

王氏咬了咬牙,心里也怄着一股气,怎么也想不到,赵家竟然就那样起来了,听说他们过年卖了不少乡里乡亲送的粮食菜蔬,收入不少呢。

过年镇上有牛肉,他家居然也有余钱可以买牛肉吃了!

更让人呕心的人,他们家教赵家村那些人算数,可不是作假的事情,河滩村也有不少人在大集上碰到了赵家村的村民,他们数数算数的本事,当真比普通的村民厉害上许多。

过年期间,大家私下也在说,想去赵家村求赵墨才教他们算数呢。

张家一听到这事就气得要死,王氏甚至好几次咬牙切齿:“早知道当初就咬牙让你嫁去赵家了!”

张钰又怎么可能不后悔!

他当初看不上赵墨才,如今却再也没有机会,反而被何悠给占了便宜!

“所以我更不能嫁给那个屠夫!”张钰眼眶都气红了,“我要嫁一个秀才,一个真正的秀才,最好是镇上开学堂的!”

只有这样,才不会显得曾经拒绝了赵墨才的他那么蠢笨!

王氏心里也憋着这口气,可是,秀才哪里是那么好找的,又哪里会娶他家一个哥儿,有的是女娘愿意嫁给秀才公,当秀才娘子呢!

就算秀才要娶哥儿,也是娶县城里富贵人家家里养出来的哥儿,怎么会娶他们这种乡下人。

可自家孩子嫁得太差,王氏自己都不愿意,心里怎么也过不去那个坎。

河滩村的村民正叽叽喳喳说着,河滩村村长终于来了,敲了敲槐树下的大锣。

锣声铛铛,悠悠传来,村民们也安静下来。

众人看向村长,村长背着手,左顾右盼,看到周用民时,停下寻找的目光,这才开了话头:“我们河滩村的周用民,大家都知道吧,前些日子一直在赵家村上课。”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来:“知道,怎么会不知道呢,用民学得还很好呢,是吧!”

“用民啊,你是何悠的表哥,才有那个机会去赵家村学算数的吧?”

“用民啊,你学到多少了,能去县城里当账房了吗?”

周用民被众人拥着站到人群前,不知道村长把自己点出来是什么意思,他为人老实憨厚,抬手抓了抓后脑勺,这才说:“现在还不能当账房先生呢,阿才兄说让我年后买个算盘学筹算,再学一学记账,或许就能去做个实习账房了。”

他说的十分委婉,河滩村的人听了,却格外心动,就算是实习账房,那也是一脚踏进了县城做工的门里了,而且账房和普通的做工可不同,那可是体面人!

村长见众人讨论起来,又敲了敲锣,对众人道:“现在你们都知道读书的好处啦,也知道赵童生那里,是真的在教大家识数。”

“年前,就有不少人问我,能不能让赵童生也教教大家识字认数,我今晨便和其他几个村的村长,叫上里长去了赵家村,得了个好消息。”

一听好消息,大家坐不住了:“村长,赵童生也愿意来我们村子里教书了吗?”

“村长,我们也要给他送钱财或者粮食吗?”

“村长,得花多少钱才能学会账房那些知识啊,我也想让我家娃去当账房!”

村长呸了那个不愿意花钱的村民一下,手指着他说:“真是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你可千万别去,别丢了我的老脸!赵家村的村民和他赵童生有同村情谊,都得多少送点东西,你还想不花钱!”

那人老脸一红,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村长这才道:“那赵童生家里,印出了一本书,叫《男女老少都能学会的简单算数》,这书八十八文一本,凡购了书的,可以去赵家的学堂把书上的内容都学会,这是不用额外再给钱的。”

话落,他又看了人群后方已经呆愣的张钰一家:“不过这学堂里,可不是赵墨才在教书,他还要读书考秀才呢,是赵墨才新娶的夫郎在主事,听说赵家村不少村民都是在他们赵家人那里学会的算数。”

这话一出,张钰和王氏脸色大变,心底笼罩着如何也驱散不了的阴霾。

王氏站起身,声音颤抖着:“怎么可能!何悠那个小蹄子,怎么可能会教书!他们是骗钱!是在坑骗我们的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