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头露面,陈腐不堪,偏我反驳不得。”
“我听闻那里虽是苦寒,可也景色壮丽,有长河落日,大漠孤烟!那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晏花时问道。
上官熹笑着,她的声音很轻,仿佛真的回到那片土地:“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原野,半人高的、随风摇荡的野草,有成群的牛羊湮没在野草之中。若是继续向外走,便能看到黄沙、尘土,那里有寂寥的戈壁,亦有久久回荡着骆铃、在日光下堪称眩目的沙漠。“
“不远处,有一座很高很高的山峰,山顶终年积雪,人们说山神就栖居其上。每当夜色降临,在五彩的禄马风旗下,牧民们燃起篝火,奏响胡笳与马头琴,唱着一首又一首或欢快或忧伤的歌谣。”
回忆愈来愈深刻,上官熹的双目也愈来愈明亮,她胸腔之间激荡起一种久违的感觉——
“那里有广袤的土地,广阔的苍穹,苍穹之下的漫山遍野,你皆能纵马驰骋,任心来去!”
自由。
那里有自由。
酣畅淋漓后,一股莫大的迷惘与哀伤涌上心头,上官熹怔愣着,缓缓抬头,看了看那四四方方的雕梁画栋。
她究竟什么时候被困在了这里?
她究竟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啪嗒——”一滴无声的眼泪滑过眼角,落在了上官熹的掌心,上官熹只感到一片湿润,茫然地抬起手来抚过面容,才猛然发觉,竟是自己在流泪。
另一只手伸了过来,万分轻柔地为上官熹拭去泪痕,晏花时的心似乎也随着上官熹一同酸涩起来:“你......不要哭。”
“你说......我还能逃得开吗?”上官熹怔然发问,晏花时指尖微微抽动,在片刻停滞之后,毅然决然握上了上官熹的双手。
上官熹猛地抬头,撞进了晏花时那双坚定的眼睛:“你会离开这里的。”
她对上官熹说:“终有一天,你会走出这万丈宫墙。”
“彼时天地宽广,五湖四海南北西东任你来去——”
“倘若真有这样一天,你可愿同我共赴这山河万里......”上官熹这一句话很轻,晏花时听得分明,可她却笑着装作没有听见。
她拉起上官熹的手,带着她向殿外奔去。
夜晚凛冽的风吹拂过她们的耳畔与裙摆,月色之下,她们仿佛要乘风而去,一同逃出这方寸囹圄、囚心之所。
“我家住江南,那里有碧连天的荷叶,红胜火的江花,乌篷小棹、桨声灯影......若你他日自由,一定要去看看那杨柳岸起落江潮,山亭外炊烟人家......”
晏花时终于停了下来,不知不觉,上官熹已随她奔至观月台上。
她气息微乱,可双目却灿若明星,月光泼洒在她的身上,像是为她披上一层朦胧而洁白的纱衣。
晏花时微微转身,回过头来,看着上官熹,恰似她们初见时的那一眼。
“上官熹,我为你跳支舞吧。”晏花时笑道。
“可我却无琴而伴。”上官熹道。
“那便为我击掌而和。”晏花时话音刚落,便裙裾微旋,抬手起势。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婉转而悠扬的吴语小调自晏花时口中轻哼而出,她随心而舞,而上官熹为她击节而和。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晏花时轻跃落地,腰肢微弯似要仰躺而去,却又如凭风杨柳,竟这般悬于空中,好似醉酒之状。
她的步伐愈来愈疾,歌声也越来越放达不羁:“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她唱啊,舞啊,笑啊,月光笼罩着她,她似乎下一秒就要随着那九天银河飞升而去,上官熹也伴她一同沉醉夜色之中,如痴如醉。
“哗啦——”裙裾流转,宛若风起之声,明月之下,晏花时舞至上官熹的身前,指尖轻柔地描摹着她的眉眼。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一行清泪自晏花时眼角滑落,她呢喃着,“且向花间,留晚照......”
“上官熹,你要自由。”
你要跃万重山,渡千层浪,你要扶摇直上去寻你的天地无疆!
而我只能止步于此,在这万丈宫墙围中,望你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