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直接跟着许月白去了录制基地的会议室。
进去之前,许月白说,说话的时候,请务必保持态度强硬,阴阳怪气都行,千万不要妥协。
虽然和预想的叮嘱不太一样,但也能理解,所以两人当即就点点头,答应了。
只不过,坐下来听了几分钟,齐路遥就意识到,他们还真没什么能说的。
主要是听其他人讲。
倒也不是两人的话术真的差到无法参与交谈的程度,只是场内的每一句话都是实际的利益交换时,他们唯一能给出来的筹码只有“可能性”三个字。
够热血,但也显得太虚无缥缈了一些。现在总归是没到需要的时候。
小会议室里总共就六人。
一个节目组的,两个未来出道团运营公司的,加上月城三人。
因为每家公司都会不止一次谈条件,自然也没必要摆出多大的阵仗,有人对接就行。
未来会运营出道团的公司名叫Fanctar,俗称闪星,和风河视频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从风河的各类节目中出道的艺人,不少都签到了闪星名下。
也有直接签到风河本体的,主要是为了彰显重视程度,他们的rap导师苏界就是一个例子。但风河毕竟主营不在艺人运营上,苏界也是靠的挂在风河名下的独立工作室。
——所以才会被网友嘲是风河视频的亲儿子,哦不是,是亲爹。
总之,顺理成章地,闪星也会介入出道位的谈判中。
毕竟决赛结束后,风河就可以直接当甩手掌柜了,未来的团资源都是靠闪星,所以后续资源置换的对象也主要是他们。
当然,这句话只是对要争出道位的齐路遥而言。
叶文帆人气还够不上前7,月城自然也没能力去争。但毕竟是大爆综艺的决赛圈选手,借势从风河手上要点后续资源,理所应当。
交谈也主要是围绕这些进行的。
虽然前几次谈话齐路遥都不在场,但也能听明白。
如同许月白所说,他是有所谓“家产”的。
月城这公司一直糊,原因是多方面的。许月白自己是正统练习生出道,转战创业道路后,自然还是想按正统路子发展,让员工先练习几年,等实力足够再推出道。
齐路遥自己之所以会签月城,一方面是因为R市重教育轻娱乐相关产业不发达,但他又得留在R市上高中,另一方面就是许月白的所给出的态度。
在15岁的齐路遥看来,急功近利远远比缺少资本更可怕。确实有公司承诺很快就能推出道,但短平快的模式,总让他觉得自己像是大规模投放的试验品中的一员。
还是零成本的那种。
不得不承认,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短期的营销和资本发力,确实推火了越来越多能力本质不足的艺人。
但这背后的失败者更多——幸存者效应下,很多人会产生我上我也行的错觉,等真上了才发现,那确实只是错觉。
因此,比起运气,彼时的齐路遥宁愿相信自己的真实潜力,宁愿相信自己真的能积累到可以立足的实力。
不过,这种从一开始就试图平稳发展的公司,其实大部分也失败得无声无息,大多因为长期的入不敷出外加内部矛盾。成功的反而是少数,星世纪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从12年成立到16年叉团出道,中间四年可以说是悄无声息。
许月白的原团dreaming虽然又糊又塌,但在那个偶像行业还不发达的时候也抢占了一些市场。在解散后,倒是给许月白本人的创业之路带来了一定的前期资本和人脉,让月城不至于垮掉。
至于内部矛盾……这类有理有据搞理想主义的公司里,想一夜成名的人都呆不久,最后运气好,留下了一群愿意试试的。
后来许月白感觉时机成熟,准备在去年初把他们组团推出来。当时月城的少年们,论实力可能说不上顶尖,但也足够面对市场的第一轮考验,拥有去寻求进一步快速成长的机会——毕竟,真实的舞台和观众才是蜕变最好的催化剂。
没想到风河引进了国外101系选秀模式,办了摘星之路这档节目。于是两相比较外加连续若干天内部会议后,计划暂时搁浅。直到他们来了星2。
齐路遥偶尔也觉得人生的道路充满着各种阴差阳错。
如果月城真准备在去年年初推团,他反而可能会犹豫。那时是他本科的第一学期,刚处在内心迷茫和不确定性最爆炸的阶段。
——他其实并不是一个瞻前顾后的人,毕竟从小面对的是自由的环境,想学文就学文想转系就转系,人生道路抉择也都不是靠的反复犹豫考察。
但当偶像不一样。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也就注定了是一条越往前就越无法回头的路,当前的自由选择,造成的结果可能是需要抛弃未来的自由。
于是,重新想清楚的现在,对于他来说,或许才是最好的时机。
说回家产。
许月白家里人是经商的,领域和娱乐行业无关,但至少有钱。只不过他年少叛逆,想一个人出来独自发展,便自顾自切断了家里的经济支持,并且拒绝了后续的不少帮助。
而此时此刻,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想法,那些长久以来和他没有联系的资本,居然也成了他用来谈判的工具之一——直白地说,就是许大老板转头求助了家里。
毕竟风河的母公司很出名,什么领域都涉及一点。
“齐路遥,你有什么想说的,”齐路遥本人的思绪被突如其来的点名打断,说话的是闪星两人中的一个,“你觉得你有什么和Fanctar签约的价值呢?”
来了。
需要谈梦想可能性和不确定的未来的时候。
齐路遥思索片刻,刚准备说话,突然看见那人胸前的名牌,上面写着段宁城三个字。
段宁城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目光,笑着说:“哦对,忘了我们是第一次见面,还没自我介绍,我是段宁城,目前是Fanctar偶像部门的第二负责人。”
还挺高的,职务,虽然不是最高一层。
只是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这个名字总让齐路遥产生了一些没来由的联想。
于是他扭头看了看许月白,许月白的目光也刚好对过来,居然对他点了点头。
齐路遥心下了然,收了收诧异,然后开始说话。
“我最大的价值就是,”齐路遥说,“我能得到观众的喜欢和支持。”
段宁城好像听了什么开心的话,又开始笑:“那别人不也一样?只要我们想,我们可以推出去任何一个人,甚至可以签一个自带更多粉丝的艺人。”
?
这是什么压力面吗?
还有谁不知道你们闪星就是和风河绑定的啊,你靠什么去签外面的艺人啊,靠考官风格的话术吗?
况且,我也不是被考核对象啊?
齐路遥一边心中吐槽,一边继续说话:“但是不管是签高人气艺人,还是推人出去,都是要成本的。”
“即使只是一个一年半的限定团,Fanctar要的也不只是靠着综艺余波所营造的短期爆炸流量,而是在团存续期里寻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这是你从哪里得来的结论?”段宁城打断了他的发言。
“你们对seven stories的运营模式已经足够说明了吧?”齐路遥时刻谨记许月白所说的“态度强硬”,直视着段宁城的目光继续说,“Fanctar能拿到真实的人气和流量数据,可以去算我在这个节目里的镜头转换率。我相信通过数据也能看出,在正常待遇的情况下,我确实有让你们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收益的潜力。”
“你不觉得你说的都是很虚无的东西吗?”段宁城放下笔,反问一句。
“如果这算虚无,那您也应该明白,我从一开始就没有你们想要的筹码,只能自己给自己创造价值,”这次笑的轮到了齐路遥,“不仅我没有,别的练习生也没有。所以无论你们选择谁,本质都是在赌——那为什么不考虑考虑我呢,看上去我的盈利面会比较大,会是投资的更好选择哦。”
这算是自我推销吗。
齐路遥一边发言,一边在心中无奈地想。
“你要不要猜猜之前几个人是怎么回答的,有和你很像的,也有完全不同的,”段宁城说,“我是说最开始的那个问题。”
“我还能给您谈点别的,比如梦想努力坚持,”齐路遥明白他的意思,所以干脆侧面回答。然后停顿片刻,确认段宁城没有打断的意思,才接着说,“但因为限定团的性质在,这只能作为我自身的内在驱动力,对Fanctar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吧?”
段宁城听到这话,似乎突然来了兴致:“那说有意义的。既然你觉得选谁都是赌,那你敢不敢来赌个大点的?比如我们签了你,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具体的收益呢?”
许月白一听这话,坐在一边笑了一声。
“我敢啊,”齐路遥眨眨眼,在闪星另一个人的震惊目光下当即回答,“但是没必要。”
说完这句之后,他看了眼许月白,然后正视闪星的两个人,扬起了相当肆意的笑容:“干脆直接一点吧,我不仅敢赌,我还敢在这里说,只要有我在,这个出道团一定能更火。作为证明,我可以在决赛前给你们交一份详细分析,关于我对我自己和出道团的过往数据及未来规划的部分想法。”
“我认真的,相反,不选我的话,舆论会怎样你们也清楚,那如果我最大限度利用这些舆论,猜猜会是什么结果呢?”齐路遥笑得很开心,“——所以,你们敢不敢赌一下,不要我会让你们损失多少?”
纯属瞎说了这是。
但自家老板给了眼色,强硬就要强硬到底,反正就算说错话也不是救不回来。他人气高、资本又是趋利的,总归好谈。
加上闪星的态度其实很明显,比风河对他的立场要积极得多。
让他出道,本身就不只是他和许月白两个人的诉求。
况且在几分钟前,他才明白了许月白口中“人脉”的另一层含义,闪星第二顺位的负责人居然是月城的前合伙人。
毕竟是主动选择散伙的那个人,这种情况,显而易见,多半是要么双方有仇要么走的人于心有愧,现在看上去怎么都不是前者,不然月城早就改名了。
——虽然也不一定是后者,但不管怎么看,这份旧交情都是管用的。
没想到啊,老板。
居然能在这种地方留一张牌。
齐路遥在心中默默感叹了一句。
段宁城明显被这反问搞卡壳了一瞬间,许月白倒是坐在一边疯狂笑起来了。
一点也没有正经商谈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