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觉得合理吗?”
“那你得一视同仁啊!讲朕的时候,必须也出一个和朕有关的题目。”刘彻插了句嘴。
“当然,当然,汉武帝的牌面一定要有。”嬴棠朝他拱拱手。
知子莫若父,说那么大义凛然,其实就是不想背书不想考试。朱元璋伸手薅了一把朱樉的脑袋:“有这会儿说话的功夫,你五弟都背完好几条了。”朱樉循着朱元璋指的方向看过去。朱橚神色严肃,嘴巴一张一合,俨然一副认真诵背的样子。朱樉又竖起耳朵一听,不免一阵呆滞——你,你这家伙……这不是刚才放出来的吗,你怎么就背完半卷了?
想想朱橚平日里的作风……罢了,不是一个赛道的。
朱樉又去看朱棣——大家都是军事专业,就浅浅地同病相怜一下……个锤子啊!
老四你个浓眉大眼的怎么也背这么多了?
一个一个要不要人活了?
汉高祖位面,刘邦正摩拳擦掌:“那这个头名,必然得是乃公了!”秦律他可太熟了,先不说他自己之前就是秦朝的小吏,统一之后,要制定汉律,他还对秦律进行了深入钻研。这种事情虽然交给萧何就行,但作为一个皇帝,他也不能对自己家的法律抓瞎,“论秦律,谁能有乃公熟?”
“秦始皇。”
角落里传来一道细微的声音。
刘邦的笑容转瞬间无影无踪:“……”韩信,你一日不和乃公过不去心里就不舒服是不是!
可偏偏……他说的是事实,刘邦也没法反驳这话。
好气!
其实还有李斯……
其他人在心里默默加了一句。
不过这会儿就不要再去打击陛下了。
毕竟老刘这个人,他从不内耗,真给他惹毛了,他会选择郁闷转移。
至于被转移的倒霉蛋是谁,那还用猜吗?
对于嬴棠开出的“背秦律得大奖”条件,学渣们不情不愿,学霸们不痛不痒,秦仇家们……恨天怨地。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秦律热”,是被掀起来了。嬴棠非常满意。
因着要背,所以不得不认真看。这一认真看……可不就看出不对来了吗?
“原来按着秦律,失期并不会全员斩首啊……”王守仁记性好,对于天幕上放出来的东西,他看一遍,就大致上记住了。他飞速地在脑中搜罗出此前所读史书中记载的秦法,与天幕上的秦律做了个对比。
“按着徭律,对于迟到的惩罚,是按着情节严重程度递进的。迟到三到五天,斥责;六到十天,罚一盾,遇到降雨不能动工,可以免除本次征发。不过,陈胜吴广是‘適戍’,应当,是属于兵役的范畴吧?”②
他友人迟疑道。
王守仁指了指天幕:“所以我只说了不会全部斩首。失期当斩,是军法处置的方式。按着这天幕上呈现的内容,便是军法,也会按着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足见,秦法并不是完全不变通的,反而灵活性很强。再就是陈胜吴广他们还在路上,为抵达目的地,所以并未被纳入边郡士卒的管理体系中,用军法去处理显然不合适。总之,不管怎么样,这个失期的后果,都不该是全部斩首。”②
他说完许久都没得到友人的回应,不免有些奇怪:“你怎么不说话了?”
友人神情诡异了一瞬,问:“……这么会儿功夫,你全看完了?全记下来了?”
王守仁更奇怪了:“这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内容啊。”既然不难理解,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难道不该看完吗?
友人深呼吸了一口气:“没事了,咱继续看。”有时候人与人的参差真是……
“婚姻制度也相对公平了许多,”武曌坐在最上首,太平公主拉着上官婉儿坐在下面闲话,“战国时,男子可以弃妻,而妻子逃走被抓到,就要受惩罚。秦律却规定丈夫休妻必须要上报官方。”虽然仍说不上平等,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秦律对弱者的保护规定也比较完备,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老者、稚子,会给予一定程度的优待,”上官婉儿接过话,“总体看下来,秦律并不如我们过往认知中的那样残酷,许多罪行,都是可以酌情处理的。”都说秦之苛政足以断绝百姓活路,但观秦律,当中不乏利民之策,有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亦有对农民的扶持。③
这二者作为武曌最为亲近的人,在她面前,自然也没有其他人那般战战兢兢,故她们也没有压低声音,对话都落入了武曌耳朵里。
她对二者的谈话做了个补充:“与其用通不通情去评价秦律,倒不如说,它非常注重实用性。就好比,秦禁止百姓擅自杀死子女的,对隶臣妾的权益也有所保护,既不许随意杀戮,也允许他们从事生产经营。但这种‘保护’,本质上其实是为了‘人力’。”人力对一个国家来说太重要了,种田、服役、打仗……哪个地方不要青壮年劳动力?要是哪个帝王真的要逼得所有百姓去死,那这个国家也离覆灭不久了。
她说完,忍不住叹道:“这样看,秦始皇确实是很‘可怕’的一个人。”前面的政策也好,这边的律法也好,都体现了一种强大的超前性。因此,即使秦二世而亡了,秦政法也能延续千年。后世的王朝根本无法摆脱它们的“阴影”。
太平公主笑道:“始皇帝是第一个皇帝,母亲是第一个女皇帝,始皇帝创制立法,乃初开混沌者。母亲又何尝不是自己杀出了一条血路?”唐已经算是非常开放的朝代了,这一点从他们的公主身上就能看出来,但即使如此,女子称帝,于所有人而言,仍是一件荒谬且有悖纲常的事情。武曌能从一个小小才人到如今的一代帝王,个中艰险,实非言语可以形容的。
对于这话,武曌只是淡淡一笑:“言过了,论起来,第一个女皇帝,应该是那位元氏公主。”
太平公主道:“她不过是胡太后的傀儡,只在位一天便被废黜,又是因为假充男儿才得以成功登基,如何能与母亲相提并论?”
武曌的目光陡然将她攫住:“那么,太平希不希望这样呢?”
太平公主一愣。
上官婉儿猛然抬起头,下意识地想说些什么为公主解围,但看了看武曌的脸色,揣度了一下她的心思,直觉她说这句话大概率也不是为了为难太平公主,便选择了缄默。
很快,太平公主也反应过来,摇了摇头,斩钉截铁道:“儿不希望。”登基就登基,假充男儿作什么?要么不做,要么就光明正大地以女子身份称帝。她就是要做母亲那样的人,让这片土地上站着的每一个男人,都清楚地意识到:他们能做的事情,女人也能做,他们瞧不起女人,却注定要跪女人。
她后面的话没有说,但武曌明白她的意思。她没有一丝气恼,反露出真心实意的笑来。她注视着太平公主的眼睛是温柔的,隐隐跃动着微光:“为娘就喜欢太平这个样子。”坚毅明睿,野心勃勃……这才是一个皇家女儿应该有的面貌。
注意到实用性这点的也不止武曌,李世民等人同样在讨论。
“秦律总体上,是围绕‘需要’来的,就连刑罚,也具有极强的目的性,虽然有死刑、肉刑等,但在套入到实际情境中的时候,还是会偏向劳役刑。”李世民道。
“那么,秦始皇会不会更希望大家犯法呢?这样干活儿的人就多了。”说这话的,是尚且年幼的李泰。为着这个考试的事情,李世民特令人将儿子们带了来旁听,好帮助他们理解,理解了背起来就顺溜了。
“……耶耶觉得,他应该更希望所有人听话。”李世民摸摸李泰的脑袋。
“那耶耶呢?”李泰好奇道。
李世民微微一笑:“耶耶愿意像爱护你们一样,去爱护大唐的子民,我大唐,也愿以君父之姿,善待每一个对大唐友好的国家。”
高情商:友好善待。
低情商:我要做全天下人的爸爸,你们,对,就是你们这些胡人国家,最好给我听话,乖乖给我们大唐当儿子。
“秦律的完备程度,可以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朱标指出,“就好比这个抢劫案,案发后,官府立刻就做出了行动,根据刀的形制和案发现场的荆券锁定了嫌疑人,第一批人办案不力,还会换新一批人……执行迅速、追求效率、勘测细致。对受害者、目击人的问询也好,对证物的鉴定也好,都称得上是严格,总体上,大大减少了冤案错案的发生。”
“大哥说的是。就是把这套流程搬到现在,也依然能用。还有,在秦,即使被控告了,在证据供词未明之前,被控告的人也依旧说不上是‘犯人’。”朱棣道。
简而言之,就是不能先入为主。这个道理放到现在谁都懂,秦这样规定,仿佛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但须知秦的处境。
后世大部分律法,一般都会借鉴前朝的,比如汉律,它就是在秦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减修改。也就是说,后世王朝要过河,大都有石头可摸。但秦朝不一样。虽然它前面也有成文法可以参考,但显然,这些“前辈”能提供给它的借鉴是非常有限的,相比较它给后世王朝的,既不够完备,也不够精准。
也因此,秦汉律与唐宋律比起来,仍存在许多不甚完善之处。唐宋律更加地成熟规整,立法语言也好,结构也好,都严谨了许多。④
打个比方。
螃蟹虽然早就出现,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没有敢去尝试食用它。秦不但第一个吃了,还发明了清蒸法来烹制螃蟹。汉律对秦律的修改,就是在上锅蒸的基础上加了葱姜,把不适用于汉的部分像去腥味一样地去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千年过去,到唐宋制律时,它们开始用蟹八件,把吃螃蟹的姿势也一并规范了不说,还额外增添了蟹酿橙、糟蟹等吃法。
但后世花样再怎么多,提到螃蟹,大家还是绕不开“清蒸”。
思及此,朱棣也禁不住发出一声感慨:“难怪后世人对秦始皇的评价与前人出入如此之大。秦法纵然严,却能与现实状况结合……从那位伟人对孔子与秦始皇的评价来看,后世人与秦朝统治者,在追求实用这方面,可以说达成了高度一致。”秦律不是秦始皇开创的,它是历经多朝,经过几代人根据秦国状况进行修改,才形成了最终的版本。但显然,秦始皇作为带领秦国实现一统的天下共主,他在秦律的修订实施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秦始皇时期,六国余孽虽多,但除了几次刺杀,他们几乎就没有什么明面上的大举动了,各路妖魔鬼怪是在他死后才出现的。再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都说秦的制度和法律存在许多弊病,但就秦始皇在的时候,这些弊病并没有显露出来。如果说六国之人是迫于秦始皇的威慑力,那弊病呢?它又不是人,怎么知道怕不怕?这背后,大概率少不了秦始皇的控场。
朱棣猜测,这也是嬴棠没有于这方面仔细叙说的原因。
先前嬴棠虽对夏桀多有不耐烦,但还是算比较认真地给他分析了夏末的各种弊端,于商也是如此(虽然不排除他是不希望夏桀和子受去找成汤和武王的麻烦。)
但到了秦这里,他却只讲了秦始皇个人,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不正是因为他对秦始皇的能力比较了解,知道很多问题不需要人说,秦始皇心里也门儿清吗?
嬴政在治理这个全新性质的王朝时,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着手解决各种潜藏的问题,以至于不管什么“祸患”,到他手上都翻不出浪花来。
但上天并没有他的功绩而对他多有眷顾,给他的时间太短太短。上位的又是胡亥那个缺德货,这才使得秦二世而亡。
一个王朝不管开局多么厉害,能否长寿,也是要看二代的。
汉高祖,挺厉害的吧?但若没有吕后,只一个刘盈,汉朝恐怕也未必能有这几百年国祚。刘如意那家伙就更不用提了,刘盈有个脑子聪明的妈但刘如意有什么?
周朝,姬发也是个不长命的典型,比嬴政更要命的是,他没有已经长成的儿子,他死的时候姬诵还是个未能执政的小儿。幸而有周公辅政,才实现了和平过渡。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没什么不对,统一前他们要整合力量强国,就势必要让所有人都乖乖听话,统一后反贼势力仍散落在各方,更不能松懈,就是要把重法严罚实行下去,让所有人都不敢跟着那群家伙闹,”朱元璋是另一番看法,“就是这后世人,我观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为什么突然对秦始皇改观了?因为秦始皇被骂得太多了。听听这是什么话,合着这群后世人是别人往东他们非往西?”
“不是说后世有那什么,亩产千斤的粮食?肯定是后世人吃太饱了,才有力气搞叛逆……”朱樉